
今天(5月28日)下午,从在广西柳州三江县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项决赛现场传来
钱江晚报 2023-05-28 19:47:55
(资料图)
今天(5月28日)下午,从在广西柳州三江县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项决赛现场传来好消息,浙江队包揽国赛冠亚军,开化县石春生获得第一名,杭州茶厂谢同花名列第二,浙江代表队取得了全国茶叶加工技能赛项的最好成绩。
左三为石春生,右三为谢同花
全国茶叶加工技能赛是全国制茶顶尖高手间的对决。茶有九难,第一难就是制作。自2020年开始,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增加了茶叶加工赛项。茶叶加工大赛是全国茶叶技工从业人员的顶级赛事,是制茶人提升技能、展示风采的重要舞台,也是为茶叶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平台。此次比赛汇聚了来自全国71位制茶能手、大师工匠和同场切磋技艺,以茶会友、以茶论道、以茶兴艺。本次大赛以绿茶加工为主题,各省参赛选手均是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代表着全国茶叶加工技能的最高水平。
浙江茶产业基础深厚,茶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绿茶之乡,浙江的茶叶加工技术也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此次,浙江代表团由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厉宝仙领队、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俞燎远研究员任技术指导,选派了浙江武义祝凌平,开化县石春生,嵊州茹利军,杭州谢同花以及磐安县潘晓霞5名顶级绿茶加工工匠参与国赛。
参赛的浙江代表队
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选手们通过理论考试、茶样拼配及炒茶制茶现场操作等多个环节进行角逐。本次比赛前五名选手将获得由人社部颁发的全国技术能手,前20名则获得由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全国农业技术能手。
“本次决赛各省都派出了国家级绿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中国制茶大师,实力不容小觑。”在领队厉宝仙看来,此次浙江代表队面对强劲对手仍能取得佳绩,属情理之中,更底气十足。茶产业是浙江农业最具特色、最具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更是浙江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的急先锋、主力军。近年来,浙江组织做好茶叶标准化加工技术培训,提高茶叶加工技术水平。每年举办省、市、县级茶叶加工培训班近200期,年培训茶叶加工技能人才2000余人次。其次,在组织做好茶叶加工工技能人才上下足功夫。根据国赛茶叶加工工竞赛标准和茶叶技能人才认定要求,省级、市级、县级层层做好茶叶加工工技能人才选拔,确保优秀选手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比赛。不仅如此,浙江每年坚持做好国赛前集训,并安排专项经费,邀请全国茶叶加工领域的权威专家,集中对参赛选手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选手茶叶加工技能水平和应赛能力。
如茶一般,苦后甘来。此次,能在国赛中展露头角,彰显浙江茶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背后有太多的执著与关注。“ 要继续专研,继续创新,不断地传承,为制作一杯好看、好喝的浙江好茶不断努力。 ”开化县石春生如是说。
担任本次大赛裁判员之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邓余良也为浙江队点赞,他说:“浙江省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参赛选手整体的理论知识水平较高,拼配、炒制、精制过程的操作比较规范,此次得分也会比较高,所选的茶型是龙井茶和烘青条形茶,有利于浙江省选手技能特长的发挥。”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5月28日)下午,从在广西柳州三江县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项决赛现场传来
1、[jaemi:]詹米。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该话题登上热搜后引起了网友的愤怒,很多网友都斥责主办方操作太奇葩,认为商业活动不应该有志愿者,凭什么
商至信集团青岛公司总经理单伟义在2023百度AI营销中国行青岛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谁把成本降到极致、效率
简介:作为全球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台之一,抖音为中小型公司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要在激烈的竞争
前几天陪同山东的企业家,去考察了东京的一家养老院。这一家养老院刚建成几年,一切都还是新的。养老院的理
底特律雄狮队周二晚间宣布,他们已经对近端锋TJHockenson行使了第五年的选择权。该团队没有透露该选项的价值。
1、花翳白陷·肝胆湿热证(petaloidnebulawithasunkencenterwithpatternofdam
这几天,广东正式开启“甜蜜时刻”。5月26日起,广东荔枝全面进入采摘季。荔枝采摘园区里,万亩连绵的林海
一老一小,家中两宝。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我国当前人口形势的三项精准概括中,“少子化”和
1、没血就用枯叶灵。2、11——17级在南天王殿——北天王殿练级,希望您喜欢1——10级在九重天——南天门练
1、在亚马逊河流域,食人鱼群唯一天敌就是电鳗。2、一条电鳗,一次放电效果,可以电死数十条乃至上百条食人
近日,位于北京大兴区礼贤镇的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线性工程拆迁安置房项目(礼贤三期回迁房)正式开始选房交
1、《飞向人马座》的主要内容:在未来世界,人们陷入太空争夺战。2、2、“东方号”这艘宇宙飞船快建好时,
“不时不食”,大抵是来自对季节流转变化的敏感以及对天然食物本身的敬重。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延续着对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