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五一“出游潮” 昌平区景区落实垃圾分类

中国城市建设网   2023-05-06 12:15:47


(资料图片)

本社记者 张洋

五一将至,春暖花开,正是踏青出游好时节。随着旅游高峰的到来,人流量的增大,垃圾投放量也随之增多。为做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为游客营造一个更有序、更整洁的出游环境,进一步提高辖区内旅游景区垃圾分类规范化、常态化水平,昌平区提前部署,确保节日垃圾分类工作高质效开展。

一是领导带头,党建引领聚共识。为提前部署五一垃圾分类保障工作,昌平区领导干部带头冲在前,安排节假日关键岗位专人值守,同时完善工作预案,抓实垃圾分类各项措施。

二是宣传部署,营造浓厚氛围。昌平区各景区提前在“环创”上下功夫,通过在醒目位置悬挂横幅、在游览沿途广播喊话等方式深化垃圾分类宣传,有的景区还在门票设计上下功夫,在“游客须知”“注意事项”等为位置设置垃圾分类宣传内容,确保垃圾分类宣传直达游客,通过高频次的宣传,使游客的垃圾分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增设人手,发动志愿者参与。通过宣传发动附近居民成为垃圾分类志愿者,并提前为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培训,经培训合格后志愿者将作为值守员、巡查员队伍,在景区内加大桶边值守和分类巡检,发现乱扔垃圾或垃圾不分类等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并发放宣传单页引导正确投放,保障垃圾分类实效。

四是建立“责任单位+景区示范站+志愿服务队”三级服务体系和景区示范站“认领”机制,设置站长、副站长负责日常志愿服务活动安排、监督等工作,开展垃圾分类日常宣传,发放宣传材料,进一步让志愿服务、旅游文明、历史文化、垃圾分类相结合,促进景区服务质量提升,推动创城工作、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取得成效。

五是增加收运频次,避免景区垃圾堆积昌平区经与收运单位沟通,将增加五一期间各景区垃圾收运频次,提升垃圾收运能力;并向志愿“派发”任务,按照垃圾“不满即清”原则,及时更换备用桶,避免垃圾满冒。

垃圾分类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昌平区各旅游景区整合资源力量,努力探索五一垃圾分类新“打法”,紧抓细节,详细部署,推动昌平区文旅行业垃圾分类工作。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